我国编制年度地质环境“五大报告”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姜喆 李凤燕
7月4日,全国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地质遗迹保护等5项年度报告(以下简称“五大报告”)编制工作座谈会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召开。
据了解,《全国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调查监测报告》全面总结了2016年全国以及主要地面沉降区的地面沉降状况与特征。《全国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报告》总结了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发生的总体状况和重点地区发育情况,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研判了2017年全国地质灾害发育趋势;结合防灾减灾,总结了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展与成效,分析了成效突出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全国地质遗迹调查监测报告》根据摸底调查以来的工作成果,全面总结了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状况,突出强调了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各地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全国地下水调查监测报告》总结了2016年全国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质量状况,分析了近五年地下水环境变化趋势,以全国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为基础,总结了年度全国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进展与成效。《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报告》总结了2016年全国主要矿山的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情况。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司长(主任)关凤峻对“五大报告”编制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关凤峻表示,编好“五大报告”,将有利于各级地质环境主管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年度地质环境基本状况,为制定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关凤峻要求,“五大报告”编制要进一步对接管理部门需求,推动完善管理模式,畅通数据获取渠道,强化数据集成和数据核校,做好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建立发布机制,提升“五大报告”的权威性,扩大“五大报告”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五大报告”的支撑服务作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指出,编制“五大报告”是落实部领导指示精神,通过需求对接和服务产品设计,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公益性技术支撑单位作用的重要举措。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院长(主任)马军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部地质环境司和局水环部的对接,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和地质环境管理需求,进一步修改完善“五大报告”,切实将“五大报告”打造成支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拳头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