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支撑服务泛珠三角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黄长生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地区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产业转移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等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在开展地质调查、评价和成果应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将创新贯穿其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抓重点地区、重点地质问题的创新。立足华南沿海,依托北部湾,向东南亚等地区延伸,开展地质环境的时空对比研究。始终抓住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四大经济区和区内重点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探索解决水土质量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岩溶塌陷、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等重点问题。

    二是以“大资源观、大数据观、大地质观”指导创新。以大地质观为指导,实施学科交叉,开展技术方法创新,探索建立水土质量快速评价系统,成功开发了便携式XRF土壤重金属元素野外快速检测系统,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立大数据观的创新观念,总结前人的地质成果,以大资源观为指导,汇总相关行业地质资源要素,结合长期地质监测工作积累的监测资料,汇聚形成大数据,总结新规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探索建立新机制推动成果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坚持地质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成果应用服务新机制。发布了《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报告》,并向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国土资源部门及湛江市政府移交调查成果。目前,《广州市地质环境图集》已被用于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立项申报。

    四是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2016年,通过深部钻探和区域比对,在海南新发现埋藏于火山岩层之下的文岭承压水含水盆地,对解决该区季节性缺水及饮用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丘陵—山地区花岗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开展了评价,为我国南方高质量、安全的分散式供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成功申请“一种简易钻孔地下水水位测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提高了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探索建立广东省、海南省、北海市、梧州肇庆先行试验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为不同空间尺度多规合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泛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开放开发区,不仅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探索后工业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突出的示范意义。泛珠三角地区的地质工作要以基础理论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为先导,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成果表现形式,创新地质工作的机制体制,支撑服务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CopyRight©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湖墅南路220号(浙江物探大楼)邮编:310005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