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充分表明,国土资源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重要领域。国土资源工作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相关理论,持续丰富着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重要实践来源。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国土资源系统把准职能定位,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树立了一大批典型案例,获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整套理念方法。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创新经验表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五年来国土资源工作形成的理论创新和理念方法,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决策支持,为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基础。以理论创新破解固有局限、以制度创新定型有效规则、以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国土资源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与时俱进。五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发达经济体通过实施各项激励政策,努力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经济实现快速复苏,经济水平再上新高。我国经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双向投资新格局形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持续加强。
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复苏迹象。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总体下降,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先降后升,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继续下降,市场化配置比例高位趋稳。主要矿产品供应趋势分化,矿产品贸易指数筑底回升,主要矿产品价格在相对底部基础上整体回升。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资源税改革成效显现。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波动上扬,勘查融资起底回暖。低风险勘查比重不断提高,地勘工作结构调整适应新形势,地勘队伍转型进入关键期。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重心将继续呈现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总量增速转向民生福利的三次换挡。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态势。矿业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好转,矿产品贸易指数将继续回升。能源地质、民生地质等领域深度聚焦,生态保护区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新要求。未来,依托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国土资源体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国土。
立足改革发展新时代,在服务大局中践行治国理政新方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新时代,形成了新思想,开启了新征程。新时代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新思想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武器和磅礴力量,新征程划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国土资源系统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论述、新要求,作为科学谋划国土资源重点工作的行动指南,着力促进全面发展、建设美丽国土、增进资源惠民,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国土资源系统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科学谋划新时代国土资源总体任务和重点工作,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保护好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矿产勘查开发新突破,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实施创新发展下的供需双向调节与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构建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实施协调发展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实施绿色发展下的生态管护制度,加快构建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实施开放发展下的资源治理新方略,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引领作用;实施共享发展下的资源民生保障制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高质量推进国土资源工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奠定坚实基础。